首页 /   新闻中心 /   老城区人口老龄化教育资源如何调整? - 教育新闻 - 广州爱乐艺术

老城区人口老龄化教育资源如何调整? - 教育新闻 - 广州爱乐艺术

文章来源:广州日报
据报道,广州2007年启动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,初步研究显示,广州户籍人口出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。荔湾区的老年人比例越来越高,天河则相反,新生人口多,学校学位抢手,以致家长为孩子读书被迫“逃离天河”。
  人口的变迁引起教育、医疗等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变化,这在城市的发展史中屡见不鲜。广州的特别之处在于,教育资源与人口变化呈相反的走向。也就是教育资源越丰富的荔湾区,新生人口越少,教育资源越紧缺的天河区,新生人口越多。两者之间的矛盾该通过哪些措施来缓解。笔者为此请教了越秀区一位知名校长和华师一位知名教授,献上四策。
  第一,进行教育资源撤并整合。“撤并学校”一计早已有之,广州从2000年开始改造“麻雀学校”,增加校舍面积,出现第一次合并潮;随后,建设“规范化学校”,出现第二次学校合并潮;去年3月,越秀区将12所学校大合并。现在,荔湾区人口下降,过剩的教育资源也可进行撤并整合。
  第二,调整布局,根据人口变动重新划定义务教育的就近入学范围。荔湾区的优质学位那么多,实际地段生并不多,许多学校将多出来的学位变为择校生,转化为经济利益,这就是择校生多过地段生现象产生的原因。现在荔湾区的人口呈下降趋势,一个相对容易的解决方案就是根据人口的变动重新划定学区。笔者曾采访知名学者杨东平教授,他也认为,应该根据人口变动重新来划定范围,至少应该保证70%~80%是就近入学。
  第三,调整班制,进行小班化教学。长期以来,大班化,甚至超大班化是许多重点学校不可避免的现象,随着人口的减少,荔湾区可以调整班制,进行小班化教学。当然,小班化教学会面临两个难题,一是财政支持。据了解,相比天河等新区,荔湾老区有众多的退休老教师,财政负担重,要进行小班化教学,必须有财政的支持。二是教育公平。试想,天河一个班塞满60个孩子,荔湾一个班只有20个孩子,义务教育的公平何在?
  第四,大力扶持民办教育,尤其是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。对于天河区而言,教育资源紧缺是指公立学校学位的紧张,而许多民办学校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。政府部门在财政允许的前提下,在投资兴建一批公立学校的基础上,还要大力扶持现有的民办学校,或者购买学位等。如此,才能满足户籍新生人口和农民工子弟的入学需求。